1 ) 邂逅爱情,转身离开并记住她
基本上,这部电影讨论的是爱情与婚姻的矛盾。男主有着美满的家庭,结婚十五年,儿女成双,聪明可爱,妻子贤惠美丽,事业有成。即便在外人看来没有任何出轨理由的情况下,男主还是在遇到女主的那一刻违背了自己的原则。
女主是个作家,是现代女性的典型代表——独立、坚强、乐观、美丽,离婚后独自抚养三个孩子,但生活依旧过得有声有色,跟比自己年轻二十几岁的小鲜肉交往,说分手就分手,掌握着爱情的主动权,并且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原则——不去碰已婚男人。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却在相遇的一刹那拜倒在了爱情的魔力下,一个险些抛弃美满的家庭,另一个差点违背多年来坚守的原则。
从道德的立场审视,这明明是个男主婚内出轨离婚妇女的故事,为何他们在一起的每个片段却能那么美,让人心生向往,甚至忘记他们出轨的事实,衷心地希望他们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连两人各自的朋友都在劝他们抛弃世俗的观念走到一起。男方的朋友认为男主应摆脱家庭的束缚,做一个爱情英雄;女方的朋友认为她应该打破道德的枷锁,听从爱情的召唤。就连命运都给他们创造一次又一次相遇的机会,而两人确实配了一脸,就连check-in时都被服务生误认为是夫妻,当察觉到他们“不一般”的关系时,被两人的融洽所感染,主动提出给他们安排在同一层。
为什么一个典型的出轨会这么美丽,让人不忍心责备?我觉得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 男主并非主动寻找出轨对象。男主的朋友说:“你在这个年纪出轨并非偶然,这是婚姻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能怪你。”(多么典型的出轨理由啊,把责任归咎到生活本身,自己成了生活的受害者)然而,不论朋友如何为他洗白,男主还是不能说服自己背叛家庭,他放不下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以致每次出轨过后都纠结痛苦,回家后也会愧疚地拥抱妻子,自责地抚摸儿子,在爱情和责任间挣扎。
第二, 男主是个有情有义、温柔善良的人。这在男主与家人的日常相处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是个慈祥的父亲,虽然作为一名成功律师工作繁忙,但他总是抽出很多时间陪伴家人,跟儿子玩游戏,陪女儿做功课,当夫妻关系出现裂痕时采取积极的交流态度。在出轨的过程中也没有放任自流,听从欲望的支配。也难怪他妻子在朋友聚会上看出他跟女主举手投足间的默契而察觉到两人出轨的事情后,并没有歇斯底里的大闹,而是只字不提,仍旧跟丈夫有说有笑,因为她想挽回丈夫的感情,她明白丈夫不是冷酷无情、抛家弃子的人。在这里要为妻子的情商点赞,不得不说他妻子也是个聪明人,她清楚大哭大闹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加深与丈夫的鸿沟,加速婚姻的决裂。如果男主一爱上女主就决定跟家庭决裂,恐怕也无法博得女主的赞赏,令她对男主如此难以割舍吧。
第三, 爱情是美丽的。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是如此幸福,爱得可以放弃尊严、不计较得失,只有默契、心意相投,让草木鱼鸟为之动容,这样的爱情多么难得、多么稀罕,谁忍心去责备、去用道德的教条来扼杀这美好的情感呢?!不过,爱情真是难以捉摸,有人穷尽一生也寻觅不到,有人以为找到了却是个赝品,有人心灰意冷放弃寻找,她却在不经意间闯了进来。我们听过多少人离婚的理由是:我现在才发现自己并不爱她/他,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现在我要去追求真正的爱情了!这样的人很容易就被欲望和一时的冲动所支配,根本分辨不出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对他们来说一点点超越现实的刺激、冲动和情欲都可以被解读为爱情。他们不明白,爱情不一定要拥有,爱情之花一旦被装到婚姻的盒子里就可能窒息而死,到时他们又会去寻找所谓的“真正的爱情”,从而陷入“寻找-失去”的循环当中。
爱情是朵花,就让她静静地开放,自由地生长,欣赏她的颜色,享受她的芬芳,而不必采撷,一旦花被摘下她的生命就有了期限。就像结尾时男主写下的那句话:如果要让一个故事永不结束,就不要让它开始。
2 ) 一次邂逅,终身难忘
首先,苏菲玛索小姐姐真是太美了。
他俩这也算一见钟情了。是命运安排两个人一次又一次的相遇的,不过两个人都很理性,一个不愿意做第三者,一个以家庭为主。当爱情之箭射中两个人的时候,他们变成了十几岁的少年,眼神,说话的语气,动作,立马就变了,身边的朋友会立马感受到那种变化,好像整个人重新焕发着青春的气息。
也得亏在法国,无论是皮埃尔的同事,还是艾尔莎的好闺蜜,都对他们的爱情持正面的态度,如是在中国,第一,这种事除了当事人,估计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如果知道了,那估计也是会被贴上各种污名的标签。你说好朋友也算了,艾尔莎的律师都会帮她提供一个相遇的机会,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法国人的开放。
导演挺善良,给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虽然两个人并没有真正的“在一起”,但是应该会留在心里。
于是乎,人们明白:爱情是存在的,婚姻是存在的,爱情和婚姻可以不是同时存在的。当然,这需要足够的理性。婚姻和家庭是负责任的,而爱情是更加自私的。当你踏入婚姻的河流时,得做好负责任的准备,它是一种长久的柴米油盐和相濡以沫,是忍耐和包容,而爱情,是一次次邂逅,怦然心动的,激情澎湃的,触及灵魂的。
更让人佩服的一点是,在最初,两个人都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也没有掩饰自己对对方的好感。这是一种对自我的情感的尊重,好像并不是说,一个人已婚之后,就不可以再去欣赏其他的人。也好像是说,我欣赏你,仅此而已。虽然两个人并没有只停留在互相欣赏上,但我觉得这是命中注定,如果两个人没有第二次的偶遇,那故事就不会往下发展。男主能做到如此理性,实属有担当。这也是最好的结局。
3 ) 如果你不想让一个故事结束,就永远不要开始
同样是描述出轨的电影,大多电影看完,只会让人惋惜。惋惜不知道珍惜,惋惜想要的太多,惋惜做了不该做的。
而法国人又一次完美的演绎了爱情的美好,从完全不同的视角描述了一副现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他们都渴望着与对方的见面,又都害怕控制不止自己。苏菲玛索精湛的演绎了女孩渴望见到那个他的紧张,激动,开心,嫉妒。不得不说虽然年近半百,依旧魅力无限。
弗朗索瓦克鲁塞展露出的成熟男性的魅力,对于新鲜爱情的渴望,以及成熟男人所有的智慧,让人倾心。
爱情都是美好的,只是不同的爱情需要不同的方式去维护。
4 ) 小心剧透
女神好美 配乐很好听
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女人的丈夫
她有三个同母异父的孩子 上一个男友25岁 对感情唯一的自制是不和已婚男约会
整个过程里他都比她理智
他们都抽卷烟 唱同一首歌 喜欢相同的作家
他们拥吻他说我们不应该留电话然后送她上的士
她从朋友那里偷偷查到他的号码一直在心里重复 短信发过去 他说这是不对的我会删掉你的号码 可是它已经印在了我脑子里
他无数次幻想着他们的相处
他们出差偶遇终于不再压抑自己
他们拥抱电话响起 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再看看身上妻子准备的衬衫 她挂掉电话 他已经离开 只留下大头照背后那句 我希望我们可以一生一世
感情里,总有太多的不得已 约束自己的总是容易受伤
如果是这样的话 我可不可以学会自私一点呢?
5 ) 法式诱惑 看看就好
如果想了解法式诱惑,这部片子具有教科书式的示范,皮埃尔和艾尔莎就在借烟卷的当儿,彼此的吸引就从骨头里散发出来。两位老戏骨确实厉害,一颦一笑都拿捏到热恋的力度,苏菲玛索48岁的少女情怀混杂着阅过世事的妩媚让男主角重放生命之光。
毕竟男主是成功的大律师,法国上流社会的精英已经和发妻到了可以上厕所打电话,不分彼此的友谊阶段,这很不法国。艾尔莎在一次对话中成为他中年生命的烈火,但也要把他的度,不留电话保持底线,坚持婚姻筑好围城是男主的追求,就这么一个故事,但是就是大篇幅描述各种期待,各种幻想,法国文化认为这是高级的调情与诱惑,不一定有结果…想了解它可以读一本美国人写的《法式诱惑》,充满诱惑的人和事都成了法国人追逐的对象,不一定要有什么目的。也有谨慎而又小心的婚外情,但又要努力的让老婆感受到她在家庭的重要,他忠于家庭的态度,连美国作者都不能理解这种分裂。
文化不是几天形成的,尽管不理解,从法国一代又一代的美人身上:凯瑟琳.德芙那、碧姬.芭铎、伊娜.德拉弗、苏菲.玛索众多美人身上由衷感叹“上帝创造女人”,这也有有法国男人的功劳。诱惑是低级的还是高雅的,只有法国人才能圆了这个无法驾驭的话题。
6 ) 一见倾心,止于唇齿
一见倾心,止于唇齿。
三个人的爱情,总有一个人要先离开。理性克制的皮埃尔,热情自由的艾尔莎,无辜贤惠的妻子。
那天他们谁也没有准备会遇见谁,他们都无心给这世界带来伤害,只是一刹那,只是不小心的几次交流与陪伴,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碰撞,他们看到了彼此共同的生命底色,香槟配上音乐,窗外的光景,夜色的浪漫,思念在蔓延,有一种爱越克制越深爱,他们都明白前面是禁忌,却仍然忍不住靠近,又怕靠的太近会伤害彼此,伤害他人,两双深情地眼隔着无形的玻璃将爱的距离放在刚刚好的位置,可是真的没有遗憾吗?不是的,是深深的遗憾与无奈,所以只能借量子力学安慰自己,也许在某个平行时空,另一对他们相爱相守,做着他们想做却不能做的事。在这个空间里,他还是一个负责爱护妻子家庭的好律师、好男人,她是一个即使离婚,依然才华横溢、光彩照人,能将生活过成诗的优秀美女作家,而他的妻子会得到那个在婚礼上和她说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柔老伴,他的孩子还是拥有一个好爸爸,一个父母相敬如宾的温馨家庭,所有人都得到了最好的结局,三个人的爱情,他的克制,她的退出,才能让身边的人、让自己在这个现实世界得到最完美的结局,那份遗憾就交给量子力学里另一个时空的他们去实现吧!
关于中年人的婚外情,若即若离似幻似真,但没有落入俗套。如果换成中国人这么腻歪我肯定觉得恶心。原声还可以
女神老了诶。。。没有人和我一样觉得克鲁塞和达斯汀霍夫曼长得很像吗?
法国人的邂逅真是太浪漫了,发乎情止乎礼。昨天觉得自己失恋了,看的电影,今天情人节,看到有人说 哪有什么真爱,这是成人世界的童话,电光石火当然美
如果相识,不能相恋,是不是还不如擦肩。在无数个时空蒙太奇里,男女主化思念为用力亲吻和热切爱意;但是当下这个平凡的世界,他们恪守戒律和道德底线,彼此守卫着家庭关系和亲子责任。法式浪漫禁忌爱恋下中式坚定不移的克制感,坚实动人。选择放纵总是容易的,所以坚守才难能可贵,一切发乎情,一切又止乎礼。为了让“一次邂逅”在人生中永久定格芳华,男女主决定止步于起点,以防被一晌贪欢的后果撕扯得面目全非。
“想让一个故事永远不要结束,那就不要让这个故事开始。”“在量子世界中,一个物体并不一定只固定在一个地方。事实上,同一时间,你可以出现在不同地方。”最近好多讲婚外情的作品啊,这部不错,法国人真是,闹不住。
超长苹果广告
想法蛮有意思的。论中年夫妇危机和想出轨而不得的心理轨迹。总觉得Cluzet少了点成功男士的魅力,比不上当年的DA大叔。夫妻俩好多对话电影院大家都在笑。难道老夫老妻后都是这么偶尔来带点无伤大雅的小谎言么。苏菲玛索身材不错,不过肌肉好发达。是不这么练身材就会松么。还真像路易十四。画面有时MV感
英文片名最耐人寻味,量子爱情。是心里面装着不可能的人的自我安慰。
愿我们的爱直到永远
30年不变的苏菲,依旧动人
围城里的人应该看的爱情电影。爱情本身的样子。
在烂片横飞的季节,看到这样成色的电影竟然还有些小欣喜。剪辑难得的又特别又自然,场景转换靠一个缓冲画面一首歌一部美剧一个衣柜,简直信手拈来一切为我所用,赞点!要想身材好,月抛约到老。女人是要靠爱情润泽的,看爱情中苏菲玛索的皮肤都会发亮啊。可是大叔笑起来特别憨厚窝囊的感觉一点不精明
就算容颜老去,苏菲玛索的眼睛也还是让人无法抗拒,弗朗索瓦的眼神也是拿捏得出神入化,为了两个人赏心悦目的表演加一星
一次YY
根据量子力学的观点,但为啥我总是糟糕的那个?
剪接转换位有些意思。出轨就出轨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能发乎情止乎礼。实在不行了还有量子物理呢,感谢普朗克为人类婚姻和谐作出的贡献。
都这样了,滚一次床单怎么了
如果你想一生一世,那就永远不要开始。
精神出轨居然拍得那么清新可爱大概也只有法国人了吧,最后都回归正轨还带点科幻(?)色彩。当一袭红裙的苏菲玛索和身着黑西服的男主同时出现在画面里的时候,那和谐的色彩和构图真是美得让人心动(也有点像广告大片)。
有一种女人,哪怕是五六十岁了,一娉一笑还是少女般灿烂。然而有些女孩子二十多岁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已经有了市井大妈之雏形。。。比如此片页面里的某些评论者